想要学习理财,但是又怕亏本怎么办?如何快速学会炒股或其他理财?想进一步提高?不断学习与积累,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讲解有关《什么配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模型》的内容。

对比巴菲特和林奇整个投资生涯,我们发现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倾向集中,只是集中的比例不一致;他们都坚守原则;他们都会动态调整,有时候都会有些记忆仓,巴菲特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样买了以后持股一辈子都不变,这只是限于少数标的,巴菲特的相关仓位不比别人跑得慢。(注意,这里说的不是火鸡,而是17课时会详细讲解的股票基金) 别copy某一个基金组合,因为你无法预料“它”的下一步,也没有基金规模那么大的资金。 投资组合的原则: 根本不存在一种合适的方法能够量化分析投资风险和具体回报。 经济进入过热期以后,通胀率开始居高不下,老百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消费欲望开始降低,企业产品面临“高成本+销路不畅”的情况,业绩开始下滑。——嗯⋯⋯那你损失减少了吗?如果有,恰恰说明它有用 我照着“某某”明星基金经理配置做的组合,他去年排名第一!——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你不会恰好有个一亿几千万吧? 我又不打算要高收益,只想每年妥妥的获得国债5%的收益。 也就是说,不是越分散越好,关于最佳的“持有数量”,后文会提到。 关键是你真正清楚了解持有的股票背后的公司的情况。本课选择了更保守的投资组合观点来分享,也就是学完这课你没办法变成股神,却可以一只脚迈进价值投资的门槛;熊市,你可能还会有损失,但是不会惊慌;牛市,你也许没有小谁或者老谁赚得多,但是更稳妥。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读者会问,这理论能分析中国的经济么?中国由于股市历史还不够长,看不出好几个周期的轮转,但是已经有很明显的几个阶段的特征。 没有同样好用的投资组合,一个投资者和另外一个的条件和情况不同,所以只能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分析和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组合。这个时候,最赚钱的当然是那些手里有商品的,有房的、有煤的、有钢材的、有酒的,这个时候到了最赚钱的时候。当然,这一时期房地产也还没有崩盘,也有一定投资机会。 关于投资组合基金经理也一直持有两种观点:A 杰拉尔德•勒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紧它——要把有限的资金进行集中投资 B 安德鲁•托拜厄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这个篮子可能有漏洞——分散投资以规避风险 投资界一项如此,同样获得巨大成就的投资大师面对相同情况时,可以给出彼此矛盾的建议,这就是不能模仿基金组合的原因,你无法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究竟处于哪个时期,还得读者自己判断。股民在哀叹自己被套在6000点的时候,是不是也时常幻想着当年把股市上赚到的钱投到楼市上会怎样?这一期财经我们就介绍这样一种教您如何在周期轮转中配置资产的方法。 大师是怎么说投资组合滴? 彼得林奇: (股票)投资组合的关键不是确定持有那些股票和它们合理的数量,而是逐一调查研究确定每一只股票的质量,他举了例子,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如果你十年前买了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这样的公司,你会在乎它们是在同一个篮子里还是分别放进四五个篮子里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为了分散而分散,像大猩猩掷飞镖一样搞出来的组合要是能分散风险,要大师干什么? 格雷厄姆: 基金组合保持在持股100只以上, 防御型股票的数量规模最少为10只,最多为30只(10~30%);进取型至少持有20只(20%);高度进取型,他没有具体说,可以推导出在50%~70%。因此,拥有现金的人在这段时间能轻松赚钱,将钱借给一些企业老板周转几天,甚至把钱借给银行(比如余额宝),都能轻松赚钱。 巴菲特: 分段买入,前3只股占比50%左右;前6只股占比70%左右;到11-12只左右的时候持股占比90%以上。在这一时期,因为经济越来越不稳定,物价又非常高,做一些长期投资项目风险已经越来越大,股市和长期债市已经不适合投资。但是,现代投资组合认为:(1)可以有最优投资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组使得组合风险最小的投资比例;(2)最优组合规模:随着组合中资产种数增加,组合的风险下降,但是组合管理的成本提高。 好在,我们没必要学习所有流派的观点。 C组合:资产组合方案:固定资产(房产、土地等)不高于50%,风险投资(股票、期货)20%,低风险收益类(货币基金、债券)20%,另类投资(艺术品、珠宝之类)10% 本课小结:一个人改变不了自己的投资能力(指跑赢相应市场的平均收益),也改变不了投资市场的短期波动,但是可以通过资产分配来调解家庭财富的弹性,增大安全系数
因为大部分人都赚了钱,消费需求大量增长,买房的、买车的、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商品生产逐渐跟不上消费的增长,想必许多人还记得 - 年的时候,很多城市都开始拉闸限电,钢材供不应求,到后来房子也限购了。但这个时候企业老板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缺流动资金,因为之前投入过大,而现在经济形势又不好,现在都急缺钱周围。对于目前的中国,有人说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周期衰退期,有人说还没进入衰退期,甚至有人说现在复苏期还没结束。 查尔斯•芒格: 我们的投资风格有个名字——集中投资,这意味着我们投资的公司有10家,而不是100家或400家;认为投资应该越分散越好是一种发疯的观念;如果你把我们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我们的业绩非常平庸;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从玩扑克牌中知道,当握有一手非常有利的牌时,必须下大赌注,你只要拥有3只能顶住价格波动的股票就够了。这个时期,股市的收益率是最高的。 秉持分散投资是稳健投资者长期坚守的信条这一观点。——其实,既有证券投资组合,也有资产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是专业人士干的事儿,理论什么的我一生都学不会。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有时候经济形势好,股价、房价都飙涨,炒股炒楼的都赚钱;有时候经济形势不好,做什么都亏钱,反倒是有些拿闲钱买了债券的老头老太太赚了。 要保证资本安全,接受损失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投资手段。企业业绩的持续上升首先影响的是企业的股票,一两家公司业绩的增长也许不会影响股市,但当大多数企业业绩都开始大幅增长时,大盘便会出现一波行情。 投资组合的原理是持有一揽子证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证券类产品单只就具有了投资组合替代性,比如基金。又由于在经济过热期人们将大量的资金投资到房地产等长期项目上去,这些人不相信房价会跌,因此在滞涨期房价依然坚挺,物价仍然居高不下。当组合中资产的种数达到一定数量后,风险无法继续下降。但是回顾历史我们发现, - 年的A股大牛市催生了一大批暴发户,而 年至今的楼市又催生了另一批暴发户。传统投资组合认为:(1)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否则“倾巢无完卵”;(2)组合中资产数量越多,分散风险越大。 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经济开始进入了过热期,这时候股市已经杀红了眼,连扫地大妈都开始炒股了。 证券投资的风险其实不在于你投资了什么,而在于自身,如果你对自己(分析能力、风险承受力、反应力)和所投资的东西(证券也好、黄金也好、房地产业好)真正了解的话,无论市场如何都能够“超越”风险。 投资组合可能需要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它不总是有效。 - 年,是很明显的复苏期的经济特征,股市暴涨,股市暴涨末期楼市开始上涨; -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崩盘,楼市也受到一定影响,但自 年以后,楼市暴涨了好几年,可以清晰的看出第二阶段的特征;但是随着楼市的暴涨,是持续的高通胀率,逐渐的,企业开始支撑不住,从12年就开始传出越来越多企业破产的消息,这表明经济周期至少进入了滞胀阶段。这个时候,一些长期债券开始具有优势,由于利率固定,能够使投资者在大家都亏钱的时候还能稳赚。 投资组合可以跨越不同金融产品、市场甚至国家,只要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刚经历过衰退,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将利率降到了较低的水平,一些长期债券能持续提供较高的利率,这时候性价比高,也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金句来了:投资组合的最大功能是避险,“保守党”最爱,还等什么呀,往下学吧! 事实上,关于投资组合的理论一直在进步。 滞涨期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开始持续下降,钢价、煤价、房价都开始下跌,这时候经济开始进入衰退期。拿一个30岁的人来说,就是股票:70%,债券:21%,黄金:9%。而股票呢?随着物价越来越贵,手头有资源的比方说采煤的、挖矿的这个时候当然是赚翻了;而对于下游的企业,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低,业绩增长开始放缓,股价涨势也逐渐疲软。这个时期,由于经济衰退物价走低,去投资股票和买房肯定已经不合适了,持有现金虽然具有相当的保障,但由于企业借短钱的欲望也越来越低,短期贷款的利率开始越来越低。——不用学理论,只要会运用结论就够啦 就是“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已经这么做了。 一张图告诉你现在该投资什么 “美林时钟图”把经济运行分为四个周期,分别为复苏期、过热期、滞涨期和衰退期。这一时期,债市和现金都不是好的选择,通胀率高,钱放债市收益率可能还没有通胀高,现金就更差了。 B组合:股票投资的组合思路:50%蓝筹稳健(大盘股)+30%成长型企业(中小板or创业板)+20%(现金,用于捕捉市场机会) 这个组合同样适用于30岁开始股票投资的人,虽然组合的比例是固定的,但是组合内的具体持仓应该每年一调,把50%配置中波幅巨大的股票踢出才能保证整个组合的抗险性。 当然,这只是一个经济周期划分的理论,没有人知道每一个周期持续的时间是多久,日本的衰退期持续了20年也没结束。不过不管怎样,读者应该问这样几个问题:企业赚钱吗?物价高吗?觉得企业赚钱,买股票、债券;觉得物价高,买余额宝这样的短期理财;觉得物价越来越低了,快把房子抛了吧。因为股市炒的是预期,虽然企业目前还没出现业绩大降的情况,但投资者预期企业情况会越来越差,企业股价开始暴跌。当经济形势在好与坏之间的来回波动时,投资者该怎样配置自己的资产呢?“美林时钟图”把经济运行分为四个周期,分别为复苏期、过热期、滞涨期和衰退期。 上图的名字叫做“美林时钟图”,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指导投资周期的工具。当经济形势在好与坏之间的来回波动时,投资者该怎样配置自己的资产呢?复苏期:股市的收益率是最高,一些长期债券性价比高,也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过热期:最赚钱的当然是那些手里有商品的,有房的、有煤的、有钢材的... 当前中国的投资市场,充斥着许多“绝对论”的投资者,房价在涨,他们就觉得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股票在跌,他们就觉得会一直跌下去。——很好,但是你知道需要“选篮子”或者“鸡蛋篮子配”吗? 我做了投资组合,但是熊市来了,还是没赚钱。在第一个周期复苏期,因为刚刚经历过衰退,物价都还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生产原材料成本也就很低,又由于经济复苏,市场的购买力开始增强,“低成本+好销量”的双重效应让企业利润大幅增长。 投资的成功在于管理风险,而不在于回避风险,所以风险不是不投资的原因,不了解才是。 给三个简单的组合公式: A组合:股票比重(100-年龄)%,债券比重(100-年龄)*年龄%,剩余的比重投资黄金。 跟他一样风格的还有彼得林奇: 只是为了投资组合多元化而分散投资于你并不了解的公司是毫无益处的,对于小投资者而言多元化投资导致的结果非常可怕的;关于组合,20%稳健增长型+40%快速增长型+40%困境反转型 费舍尔: 我知道我对公司越了解,我的收益就越好;持股小于等于10只;75%集中到3-4家公司中
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